战“疫”下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精准施策 形成合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介绍
今天,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同时,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之际,召开我们学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其中对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影响较大。我们在一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要一手抓好学院事业发展工作,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促进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和顺利就业。在这里,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
一、 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全院毕业生总人数为303人(不含定向委培等),其中本科毕业生人数91人,硕士研究生毕业 196人,博士研究生毕业16人。截止到2020年2月26日,已就业人数占比约六成,另报考硕士研究生、报考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生正在等待下一步的考核安排。(具体数据略)
一方面,我们对未就业学生进行全面摸底,一一建立台账,掌握每一位毕业生的求职现状;另一方面,针对一部分拟继续深造的学生,时刻关注进展情况。针对暂时没有明确就业意向的毕业生,纳入特殊重点关注对象。
二、学院在疫情下采取的措施
在近年来全国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 下,今年将更加特殊。华中师范大学地处湖北武汉,作为疫情重灾区,战“疫”下帮助今年的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当前学生中最大的事。战时状态,精准施策,形成合力,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毕业生,投入更多人力、投入更多经费,调动一切力量给予帮助,尽量减少一点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 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联动机制
1、建立专班。实行三级联动,一是学院党政联席会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统筹协调,多措并举,身体力行,落实“以生为本”,保障和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二是成立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由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学生工作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秘书、院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等教师组成。三是设立马院2020届毕业就业工作服务小组专班,服务小组专班由学生工作负责人牵头,成员包括毕业班辅导员、院办公室人员、毕业班就业信息员共14名教师和学生组成,并建立“马院2020届毕业就业服务小组专班”QQ工作群等,通过线上和线下开展工作。
2、明确任务。服务小组专班在就业服务第一线,强化毕业班辅导员为第一直接责任人。及时协调和处理毕业和就业相关工作,并可通过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党政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及时在“马院2020届毕业就业服务小组专班”工作QQ群里转发教育部、教育厅、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文件、通告、通知,以及马院相关工作要求、安排,落实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项任务。特别是在毕业生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教师资格证考核、考研考博初复试、学业成绩登记、就业信息收集、就业协议签订、毕业证和学位证办理、毕业派遣等方面汇总信息,通报进展,规范各年级有序发布,积极协助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积极协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全方位协调和帮助。
3、发布信息。建立就业信息收集专员制,负责全面搜集校内和周边高校公布的相关就业信息,原则上做到至少每间隔一天有信息更新。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手段了解掌握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信息,并及时在工作专班QQ群里发布相关信息,包括学校、学院发布的信息,辅导员及导师通过校友掌握的信息,学生信息员通过媒体了解的信息。同时做好重点工作岗位、特殊学生就业一对一服务;做好重点用人单位全方位对接与服务,为毕业生在疫情条件下实现应聘提供技术和硬件条件支持,确保就业信息实现有效性最大化原则,千方百计推进毕业生就业。
4、形成机制。(1)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了解掌握的相关信息,特别是用人单位信息,在本年级发布的同时,必须汇总到“马院2020届毕业就业服务小组专班”QQ工作群,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实现本科生与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信息共享,用好战“疫”时期每一条珍贵的人才招聘信息。(2)建立广泛联系机制:以“马院2020届毕业就业服务小组专班”为核心成员,调动学院教师、导师参与就业服务工作,收集就业信息,并广泛联系专任教师、导师、校友、院友提供用人单位就业信息,开展网络“空中双选会”,形成“合力”。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荐才奖”,用于奖励提供就业信息量多、主动推荐和服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师生,原则上奖励额度为500—3000元。凡专任教师和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促成学生就业,原则上均给予奖励。(3)建立经验交流机制: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辅导员、学生信息员之间经常开展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组织就业成功学生为往年毕业生传授就业经验,在毕业班中建立“就业党员服务队”,为同学提供积极就业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积极的接待服务,提高就业工作质量。(4)建立用人反馈机制:可适时邀请有关用人单位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反馈到学院,及时调整、研究就业工作的对策,提高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同时,可通过用人单位现身说法,提高毕业生应试技巧。(5)建立问题解决机制:针对疫情下就业困难局面,实施特殊时期帮扶政策,全力协调和解决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就业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原则上做到至少每周有专题碰头会,协调解决毕业生中反映出来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服务小组专班还要及时反馈毕业和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党政联席会协调解决。
(二) 开展网络“微座谈”,将导师、教学秘书、辅导员等下沉到学生中去
针对毕业班研究生,即将开展导师“微座谈”视频会议,以学科导师组与学生见面方式,推进毕业学业论文的指导、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辅导员、教学秘书等参与到导师组和学生的“微座谈”,让导师、教学秘书和辅导员等完全下沉到学生中去,在一线面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只有顺利完成学业,才能按时毕业。当前,由于疫情封闭管理,论文指导的方式要调整、指导频率要增加、指导时间要增长、指导耐心系数要提高。学院将设立资助和激励基金,用于资助交流网络费用和激励指导论文质量,充分关爱学生,越是特殊时期,越是要保证学位论文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 制定出台对组织在线教学优秀教师和网络教学教研立项资助的政策
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等上级有关精神之际,鉴于当前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延迟开学将还有较长一段时间,必须高度重视线上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就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获得全国教育信息化教学成果特等奖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化优势,鼓励老师开好线上课程,调动老师全身心投入线上教学,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还应该成为一种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面向全院教师(包括专业课教学、思政课教学)设立15万元专项资金,对疫情期间组织在线教学优秀教师和网络教学教研立项进行奖励和资助,其中重点帮助毕业班学生完成学业,保证按期顺利毕业。奖励和资助由学院统一组织专家评审,专家组原则上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其中,奖励将综合考虑线上教学直播课的教学频次、教学效果、参与录制教学展示课和“思政课战疫小课堂”等情况综合评定;对以本次在线教学为对象进行教学研究的老师进行教研课题立项资助,教研课题着眼于当前实践教学和未来课程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三、 受疫情影响反映出来相关突出问题
学院前期通过召开毕业班个别学生及毕业班辅导员等视频会议,反映出以下突出问题,有些可能是全校性的共性问题,提请给予协调和解决。
(一)毕业论文撰写因资料没有带齐、条件限制、电子设备等因素,师生对接中诸多不便,带来的毕业焦虑。毕业答辩工作受影响,直接影响毕业生完成学业和找工作。
(二)考博初试、考研复试相关工作延后,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其中考博的学生前期投入精力准备,但现在不知是进还是退; 考研学生中有部分原计划春节回家几天,返校准备面试,现在只能居家,无法拿到相关备考资料 ,备考十分焦虑。
(三)因有意向就业单位 ,原约定到意向就业单位带课和实习考核,现因疫情影响,无法如期进行,用人单位是否录用悬而未决。
(四)教师资格证问题,因疫情影响,相关考核延迟,直接影响部分毕业生能否到新单位报到。按照就业协议,到基础教育行业就业,毕业前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
(五)公费师范生因所在生源省招聘工作推迟,直接影响落实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