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晴日,女,城环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2017届本科生,华师首届“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平均学分绩排名第一,即将获得华中科技大学英语专业双学位。连年获得“三好学生”,并获“体育活动积极分子”、“科创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以及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励。校乒乓球队队员,所在团体曾获“城环杯”羽毛球赛团体第一名、湖北省运会高校杯乒乓球赛乙组女子团体第一名等。曾在《土壤通报》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现保研至北京大学。
作者寄语:人,需活出奥运精神!
奥运会对我来说,一直有一种神奇而强烈的吸引力。去年暑假,里约奥运会刚一开幕,我便义无反顾地撂下了书本,翘首以待、紧张焦灼、激情呐喊、废寝忘食,活脱脱地过成了里约时间,尽管当时学业尚未完成,前途未卜。直至女排姑娘们坎坷又疯狂地夺冠,里约奥运正式落下帷幕。细数一路艰辛,我的泪水也不自觉随着她们的呐喊夺眶而出。
吐槽奥运、调侃奥运,乐在奥运、学在奥运,更多地是感动于奥运。杜丽遗憾失金后的坦然平静、张梦雪首金在望前的淡定从容、孙杨傲迎诽谤中的王者风范、傅园慧笑对重压时的轻松俏皮,都让人深深折服与敬佩!当女排姑娘们在前几场小组中失利,许多人都在质疑:女排精神去哪了?恐怕几乎没人料到,正是在这兵败如山倒的时刻,这只队伍却起死回生,将局势大逆转,经历三场鏖战,最终登上了冠军的巅峰!而当大家又都在鼓吹女排精神时,郎导的一句话让人醍醐灌顶:“女排精神其实一直都在,但光有精神不能赢人,实力还需过硬!”之所以格外感动于女排夺冠,是因为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帆风顺的易得之事总是容易被遗忘、容易失去,而只有在苦水里泡过熬过,才能知道甜究竟是有多甜。
专业学习:目标易寻,真知难求
四年前,高考受挫给心高气傲的我一个当头棒喝。直到保研北大前,我对此事都尽量避而不谈。因为新的序幕已经拉开,如果还沉湎于失利,只能止步不前。所幸缘定桂子山,一次次默念“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一声声吟唱“华大正葱茏,博雅为我宗”的华师校歌,一遍遍踏访校园蜿蜒起伏的林荫路,我知道我来对了地方,就在这里,我要深深扎根,不断吸收和传承这所百年老校的精髓。
跌了一跤,反倒让我放下了包袱,不再顾念太多分数、荣誉,只想踏踏实实学些知识,不辜负与华师这份注定的缘。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我发现自己逐渐融入对自然地理的探索中。我喜欢对宇宙大爆炸进行各种奇思妙想,喜欢抡起沉重的地质锤去敲打石块,喜欢拿着透明度盘和溶氧仪监测水质;实验室中五彩斑斓的岩石和矿物让我欢悦,各种奇伟瑰怪的地形地貌令我惊叹,能找到一种省时省力的方法下载精美的遥感影像也会让我欣喜若狂。我逐渐明确并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于是,大一时我也曾努力加入博雅计划,希望能得到更好的训练平台。然而却遗憾地与之擦肩。我这样安慰自己:“未入博雅计划但仍要秉承博雅之宗,不被‘计划’倒可以更自由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冲淡了必经的枯燥,但求学之艰辛,仍离不开恒心与毅力。虽然我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学习上,但是学在地理、包罗万象,其涉及范围之广、各分支研究之深还是给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那么,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到底应该广征博采还是专注于一门学问进行深入研究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想,在未来专业方向尚未固定的前提下,“修学储能,先博后渊”应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我始终深知自己掌握的知识太过肤浅、不成体系,因此常常鼓励自己深入探究、精益求精。还记得为查漏补缺而放弃周末的娱乐时间,为更加严谨的课堂展示而与组员大动肝火,为赶作实验报告而奋战到深夜,为在野外中学到更多而不顾热辣的太阳来回奔走。
几分耕耘几分劳,三年下来,很幸运自己以专业第一的成绩稳稳拿到保研名额,但保研之路也同样纷繁难耐,一波三折。自从去年五月份准备夏令营,我的心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漂浮状态,我不得不更加谨慎细致,不断警醒自己“行百里者半九十”。直到九月底接收了北大的录取通知,我才长舒一口气,感慨这一路的漫长艰辛。再回头来看,女乒丁宁在伦敦奥运遭受了严苛的判罚而憾失金牌,谁又能知道她背负了多少痛楚和委屈,四年间为备战里约经历了多少挣扎和煎熬;同样,男乒的马龙早已具备夺冠实力,可谁又知道一旦心浮气躁过于急切,便会“大意失荆州”而抱憾终身,为夺取最终的胜利他又经历了多少隐忍和等待。少不更事时嘴上讲讲道理便觉轻巧,直到躬身实践后,才会有彻悟般的深切体会。
学术科研:兴趣引航,责任摇桨
因为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我常常在科研项目中寻找兴趣点,试着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首先,大一因为机缘巧合加入了学姐的科研项目(“东湖藻类的时空分布研究”)。在这一年中,我几乎所有的假期都献给了东湖采样和实验室。在假期,我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直到晚上十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寝室。翻看到空间中小伙伴们游山玩水的照片,心里还是不免辛酸感慨一阵。但这看似苦闷的假期,更多的却还是为团结协作的快乐、相助相伴的感动、解决问题后的欣喜和完成任务后的欣慰所包围,我感到非常充实。忘不了大家在雷雨交加的日子赶着采样,于波浪翻滚、船只摇晃中演绎了一场“同舟共济”;忘不了上岸后偶遇梨园的菊花展,璀璨靓丽的菊花在阳光的映照下和我们灿烂的笑脸相得益彰;忘不了大雪飞扬的时节我们仍然坚持,双手冻麻忙碌依旧,偶然抬头却惊喜地发现武汉壮美的雪景;忘不了我们将白大褂套在臃肿的棉服外面,招来稀奇的目光,不在意采完底泥后浑身散布的泥斑,依然互相逗趣、苦中作乐。忘不了的还有太多,回想起来却引以为傲。因为大学本就有舍有得,虽失去了假日的休闲娱乐,我却收获了难得的充实、知识、经验、友谊和快乐。这些珍贵的经历是坚持下来的、追求过来的,是更有价值的。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坚持和努力,这个课题最终顺利结项,论文也初步成形。
大二下学期我的科研热情高涨,又尝试申报了名为“三峡不同林区土壤实验研究”的大创项目。准备得很辛苦,却不幸落选。这对当时刚刚起步的我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这种挫折却更坚定了我要继续做下去的决心。那段时间课业任务、辅修、班级工作、科研项目同时进行,我也着实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幸好指导我的刘目兴老师大力支持我,还有同组伙伴对我的鼓励和信任,任由我“胡闹”和尝试,这些都使我感动不已。我发誓一定要做出个样子!于是,我需要挤压出更多的时间去完成项目实验。闲逛、购物、贪睡、电影对我来说是奢侈品,匆忙的脚步、跳跃的键盘、流转的笔尖只为把“附加”给自己的一项任务坚持下去。初时是兴趣,后来是责任。几个小伙伴同心协力,只要有时间便出没在实验室的角角落落,我们学着精心准备、细心设计、大胆创新实验方式、尝试涉足未知领域,饿了便轮换着去吃饭,困了就干脆趴在实验台上。偶尔会因为实验结果不理想而垂头丧气,然而很快又满血复活、从头再来;有时会因为彼此误解而针锋相对,但是不久便能心平气和、深入交流。就这样,互相理解、互相帮扶、彼此宽容、彼此鼓励,我们终于完成了所有预期的实验,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数据。那种带着无限感慨的欢悦、携着淡淡忧伤的释然便是那一年来最美妙的心境。
项目成功完成了,论文发表却又吃了闭门羹。尽管被老师反复批改了五六次,投了杂志之后,又被返回修改了多次,首次投稿还是失败了。我苦恼不已,也才知道原来论文的写作和发表远比自己想象得难。创新性的观点、严密的逻辑、充足的论据、简洁而清晰的措辞,一项也不能马虎。即使做到了百分百的认真,还是要作好不断被打回修改的准备。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专家给文章提出许多问题和意见,这使我重新鼓起勇气,将文章进行大幅度修改后转投另一篇杂志,紧接着又是焦急的等待和返工之后繁琐的修改。直至九月收到了录用函,抬头看看天,才叹出一句“天道酬勤”。淡定地翻看录用函,心里却热烈地涌着泪,我真的说到做到了!
体育锻炼:野蛮体魄,滋养精神
看罢以上就知道,我这一路始终走得跌跌撞撞,经常不如意,其实还不止学业。生活总是自鸣得意地以为痛苦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但我从不吃这一套,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你也许会好奇,我哪来的这股拗劲儿?追根溯源,是深入骨髓的体育精神始终浸润我。体育常与竞技相伴,既然要比,首先斗志要足够强,其次必须能吃苦耐劳以求提高技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经得住失败的打击和成功的迷惑。体育常需团结协作,既然要合,首先要真诚互助,其次必须多承担责任,最后,一定要经得起私利的诱惑。体育精神也即奥运之精神,胜不骄,败无馁,不卑不亢的韧劲儿,宠辱不惊的素质,要强与服弱的和谐统一。
我从小就坚持体育锻炼,到大学这个自由的环境中便更加崇尚体育运动。朋友们经常说我带着一股子正能量,我便笑着答:“论如何驱散负能量?打场球全部解决!”的确,体育锻炼让我在整个大学期间正能量满满。
非常幸运的是,我在大二时就入选了校乒乓球队。校队里有叶老师的精心指导,有队友们的认真陪练,使我不仅积累了很多比赛经验,还增强了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在所有的体育人身上我找到了共有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几乎每个人都是那样的顽强、自信、乐观、执着,似乎一切无谓的伤感和惆怅都能在大家爽朗的笑声中烟消云散。校队的训练比平时玩耍要严格艰辛得多,但从未听谁叫苦,每个人都深知背负的责任。尤其是作为教练的叶老师几乎每天都按时到场督促队员,使我们大为感动。正因为大家的坚持和团结,尽管我们的综合实力不是最强,但华师乒乓球队却能连年在高校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大家依然保持低调谦虚的作风。在校队老师和队友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品质。
我早已习惯了磕磕绊绊,而且竟喜欢上了“熬”过困苦的过程,甚至在顺境中也经常给自己寻找挑战、制造困难,以此不断磨练自己的锐气。就在前不久,我刚完成了一次从郑州到西安的中长途骑行。首次骑行路遇许多艰难,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或许是经常锻炼积累的体力,或许是旅程带给我的欢悦和新奇,又或许,根本还是我所崇拜并早已融入心灵的那种精神。
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正是体育精神滋养了我,而我也由此为奥运精神深深动容。心旷神怡,引吭高歌,未来的路还在脚下。
人,需活出奥运精神!
【点评】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刘晴日的大学成长过程完全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科学研究,没有一样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唯有不断投入、长期坚持,甚至需要经历屡败屡战的历练,方能有所收获,而这过程中还需要一种特别的信念鼓舞自己,就像奥运精神那样,胜不骄、败不馁!心旷神怡,引吭高歌,未来的路还在脚下,相信刘晴日的每一步都会走得坚定、踏实!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杨灵珍)